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 |||
phi:phi1_19-20 [15/10/2018 -- 15:21] 潘仕楷 |
phi:phi1_19-20 [16/12/2019 -- 20:02] (目前版本) 潘仕楷 |
||
---|---|---|---|
行 1: | 行 1: | ||
- | 19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的靈的幫助,終必使我得到釋放。20 這就是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能使我羞愧;反倒凡事坦然無懼,無論是生是死,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RCU) | + | ====== 腓立比書注釋 ====== |
+ | 潘仕楷, 2020 | ||
- | 19 οἶδα γὰρ ὅτι τοῦτό μοι ἀποβήσεται εἰς σωτηρίαν διὰ τῆς ὑμῶν δεήσεως καὶ ἐπιχορηγίας τοῦ πνεύματο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 + | [[Phi_toc|回到全書目錄]] |
+ | ---- | ||
+ | |||
+ | ====== 保羅深信他會因著腓立比信徒的代禱而得釋放,叫基督在他身上顯榮耀 (1:18b-20) ====== | ||
+ | |||
+ | 18 . . . 我還要歡喜,19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的靈的幫助,終必使我得到釋放。20 這就是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能使我羞愧;反倒凡事坦然無懼,無論是生是死,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RCU) | ||
+ | |||
+ | 18 . . . Ἀλλὰ καὶ χαρήσομαι, | ||
+ | |||
+ | ===== 保羅相信他會得拯救 (1:18b-19) ===== | ||
+ | |||
+ | 在1: | ||
+ | |||
+ | 按NA28,在兩個動詞子句間加上句號,下半句作為19節的介紹。這似乎是合理的,1: | ||
+ | |||
+ | 在1: | ||
+ | |||
+ | 這裡用了一個比較抽象的名詞,不一定指他被釋放,在下文才進一步解釋他將如何被救。而且這句與LXX中的約伯記十三16字眼一樣,暗示他有離世的可能。 | ||
+ | |||
+ | 在這節的最後,他支持他有這樣的信念之原因,一方面是信徒為他的代禱,另一方面是耶穌基督的靈的幫助。幫助 (ἐπιχορηγίας) 在弗4: | ||
+ | |||
+ | ===== 保羅相信他無論生死都榮耀神 (1:20) ===== | ||
+ | |||
+ | 在未講述他預計的結果之前,保羅首先指出這是他自己的盼望,並且他認為這盼望不會羞愧/ | ||
+ | 「羞愧 . . 叫基督(神) . . 顯大」是詩篇之中常見的主題,其中,詩34: | ||
+ | |||
+ | 這表明在仇敵之前,他可以有信心知道前路在神的手中,因此無論如何他都不必羞愧。這種無視生死的心態,在下文之中將更詳細討論。 | ||
[[Phi_toc|回到全書目錄]] | [[Phi_toc|回到全書目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