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福音釋經靈修 ====== ===== 耶穌基督受難 (馬太福音廿七22-54) ===== ==== 經文 ==== 22 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 23 巡撫說、為甚麼呢、他作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24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 25 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26 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 27 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裡。 28 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 29 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裡.跪在他面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阿。 30 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 31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32 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 34 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他嘗了、就不肯喝。 35 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 36 又坐在那裡看守他。 37 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 38 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 39 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 40 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你如果是 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 41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 42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 43 他倚靠 神、 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 神的兒子。 44 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的譏誚他。 45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46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 47 站在那裡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 48 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 49 其餘的人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救他不來。 50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51 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 52 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 53 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 54 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 神的兒子了。 ==== 釋義 ==== 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的過程之中,受到了兵丁的鞭打、戲弄,在十字架上經歷多人對祂的譏誚。這些苦楚,耶穌基督都無聲地接受了。不但如此,祂更是選擇保持清醒地面對這一切。因為當兵丁押送耶穌到達各各他,準備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有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這苦膽調和的酒,是有麻醉作用的。被釘十字架的人,在身體垂下時,就不能呼吸,清醒的人的自然反應,就是用力將自己抬高,吸一口氣。只有到了筋疲力倦時,再也不能用腳撑高身體,就會窒息至死。一些健壯的人,可以在十字架上幾天才死亡。兵丁的主要目的可能不是要為耶穌減輕苦楚,而是知道安息日將至,所以希望盡快完成這工作。但耶穌嚐了就不肯喝。祂要在清醒的狀態之下,經歷十字架上的苦楚。 到了正午之後,遍地都變成黑暗。這可能象徵著神的離開。而耶穌基督大聲的呼喊也反映這個狀況。耶穌在整個審訊與施刑的過程之中,大致上都是保持沉默,只說了一、兩句話。但在這時,祂卻是主動地發出呼喊,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祂所說的,是引用了詩篇廿二篇第一節,是一篇無辜受罪的義人向神所發出的呼聲。耶穌基督在這裡不是要發出怨言,或是引用聖經教導,而是將這經文直接地描述祂當時的感受。有神學家指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最大的痛苦,不是祂在肉身上所受的折磨,而是在這刻的與神分離。這位從太初已經與父同在的愛子,現在卻因為擔當了世人的罪孽,以致神掩面不看祂。雖然只是短短的時間,卻是無法忍受的距離。這本是我們的份,而耶穌基督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承受了。 耶穌基督死的時候,有很多震撼性的事發生。當中最主要的,是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而且磐石也裂開了。這兩樣都代表著聖殿被毀。在一方面,這是對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與及他們所代表的傳統的審判。另一方面,也是象徵神與人關係模式的徹底改變。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人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來,而聖靈也可以住在人的心中。在這些震動之中,那位看見這一切發生的百夫長,得出的結論是:「這真是神的兒子。」 ==== 思想 ==== 我們可以如何回這偉大的救恩呢? (摘自「爾道自建」28/04/2017靈修材料) [[Mat_toc|回到全書目錄]] © //[[:ronniepoon|潘仕楷]]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