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eph:eph1_3ff

這是本文件的舊版!


以弗所書注釋

以弗所書一3-14簡介

在保羅書信之中,卷首語之後通常跟著的是一段為收信人的感恩,除了以弗所書之外,只有林後及彼前以頌讚開始。以弗所書以這段對上帝的頌讚作為介紹,反映這書的重點要放在上帝的恩典之上。1) 這整段是由一連串的關係代名詞及分詞所組成,是一個包含著多個從屬子句的複雜句子。在當中眾多的從屬子句之間,擁有著不容易分得清楚的句法關係,使這段經文的解釋變得困難。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肯定保羅是要以這複雜的句子表達一個整合的信息主題。他按照著希伯來詩歌中的讚美詩方式,先在第一個子句表達出頌讚的綜覽,然後在下面的從屬子句之中,進入數算對上帝的讚美及讚美的原因之細節。2)

我們可能以兩種路向分析這段的結構,一種是按著字句重複的觀察,另一種是按著主題的發展:

在這段之中,重覆地出現了一個片語,「使他榮耀. . . 得到稱讚」 (εἰς ἔπαινον. . . ) 分別出現在一6、12、14,由於這片語的意義與第3節與及全段的主題相關,都是對上帝發出頌讚,因此這三句看來好像一首詩歌的副歌,以此重覆地呼召讀者將榮耀頌讚歸給上帝。若是這樣,這片語似乎將全段分成三部份,在第3節整體地介紹上帝因著祂的各樣恩典而應當被頌讚之後,保羅在第4-14節之中,詳細地指出三方面應該頌讚的內容,4-6節論父上帝在揀選之中的恩典,7-12節論耶穌基督在救贖中的恩典,而最後13-14節則是聖靈在保守我們、也保證我們得到盼望的基業的恩典。這樣的三分結構,也反映著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同尊同榮的態度。

但是當我們詳細分析這三句片語時,可能會發現一6在結構上與一12、14有一定程度的分別。一6:「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εἰς ἔπαινον δόξης τῆς χάριτος αὐτοῦ),當中在所稱讚的「榮耀」後加上一個屬格片語「恩典的」(τῆς χάριτος),我們若將這屬格片語看成形容性 (attributive),所稱讚的就應該是「恩典的榮耀」,但在差不多所有的譯本中,似乎都是將這屬格片語看成被形容性 (attributed),3) 以至表達成「榮耀的恩典」。若是這樣,一6所稱讚的內容就與一12、14的不同,一6所著重的是恩典,但一12、14所著重的卻是榮耀。

不但如此,一7-10似乎仍然是討論一4-6中的主題,將我們在耶穌基督裡的所領受的救恩的性質和目的展示出來。這樣,一4-10節可以有三個分題:揀選、救贖、及成就的啟示。

另外一11-14也有兩個平衡的部份,11-12節論到上帝在那些「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之中的恩典,而13-14節則將目標轉到「你們」之中,而這些「你們」是那些因聽到了福音的信息而相信的人。而這兩部份雖然針對不同的對象,但所論的內容卻是相同的,兩段都是關乎所要得到「基業」的盼望。

因此,全段按主題可以分成六部份:總論 (3),上帝恩典中的揀選 (4-6),上帝恩典中的救贖 (7-8),上帝恩典的前景/目標 (9-10),猶太信徒所擁有的盼望 (11-12),外邦信徒擁有的共同盼望 (13-14)。

從另一角度看,這段之中的關係代名詞運用似乎也提供一些結構上的線索。一7、11、13以相同的關係代名詞片語開始:這「在他裡面」(Ἐν ᾧ) 的重複似乎要更全面地指出我們在基督裡所得的恩典。一5已經說明我們在基督裡得到兒子的名份,這身份與一11-14之中所提到的基業應該是相同的概念,以至一11-14的重點不應是在於這基業的內容,而是那些得這基業的群體。一11指出猶太信徒所擁有得基業的盼望,而一13則宣告所有信徒都因信領受相同的基業,並有聖靈作為印記。

而在一7-10之中,卻是更全面地表達上帝救贖恩典的影響,指出在基督裡不但我們可以得到救贖,更是要認識到上帝的奧秘,就是一切都要在祂裡面同歸於一。

這段也可以被視為對上帝的救贖歷史的回顧,一4-12回顧上帝在過去的揀選,現時在基督裡的救恩、與及對那些在基督裡首先有盼望的人啟示出這救恩的豐富之奧秘,然後一13-14是合理地將這歷史延伸至現在才聽信福音的外邦人之中。以下是這段經文的初步大綱:4)

保羅在這卷書的開始部份,先以一個宣告式的頌讚詩歌,指出上帝在揀選與救贖之中榮耀和豐富的恩典,而且這恩典是所有人共同經歷的。雖然猶太人與外邦人對這恩典的認識的時間與歷史有所不同,但最終他們都將在同一個救贖之中,這成為以弗所書的重要主題。

大綱

1. 引言 -- 上帝賜我們各樣屬靈恩惠 (1:3) - 像很多詩篇一樣,保羅在這讚美詩的引言握要地表明整篇詩歌的主題:上帝是一切恩惠之源.

2. 上帝的救贖計劃表明祂的恩典 (4-10)

2.1. 揀選 (4-6)

2.2. 救贖 (7-8)

2.3. 啟示 (9-10)

3. 目標 (11-14) – 在基督裡同得基業叫上帝得榮耀

3.1. %E7%8C%B6%E5%A4%AA%E4%BA%BA%E5%9C%A8%E4%B8%BB%E8%A3%A1%E5%BE%97%E5%9F%BA%E6%A5%AD_11-12猶太人在主裡得基業 (11-12)

3.2. %E5%A4%96%E9%82%A6%E4%BA%BA%E5%9B%A0%E4%BF%A1%E5%90%8C%E5%BE%97%E5%9F%BA%E6%A5%AD_13-14外邦人因信同得基業 (13-14)

回到全書目錄

© 潘仕楷 21/12/2020

1)
Harold W. Hoehner, Ephesians :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2), p. 162.
2)
關於這段可能的背景,可參考: Markus Barth, Ephesians: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on Chapters 1–3, vol. 34, Anchor Yale Bibl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97-101.
3)
Daniel B. 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An Exegetical Syntax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6), p. 89. See especially n.50.
4)
For a survey of the various analysis of this passage, see, Hoehner, Ephesians :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p. 160-61.
eph/eph1_3ff.1609828963.txt.gz · 上一次變更: 05/01/2021 -- 14:42 由 潘仕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