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3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5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6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7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8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9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10 求魚、反給他蛇呢。 11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12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論斷人是每個人都會容易犯的錯,我們看到問題在別人身上,就沒有太多壓力要反省自己的問題。
耶穌基督對論斷的教導也很簡單,說明我們為什麼不要論斷別人。第二節先指出主要原因:我們如何對人,別人也會照樣對我們。在這之後,耶穌用了幾個比喻更清楚地解釋這道理。
第一個比喻是自己眼中的梁木。我們時常主觀地認為自己可以看得清楚,其實卻不明白自己擁有很多糾纏不清、先入為主的思想。這些連自己都不能弄清楚,但又總是覺得理所當然的價值觀,是人與人關係之中最危險的元素。耶穌基督不是要我們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是要我們除去那些使我們看不清楚的障礙。
第二個比喻很難理解,一般都將這與不論斷的命令作為對比,指出雖然我們不應論斷,但我們需要有智慧地分辨是非。有的甚至將這比喻應用在聖餐禮儀之中,作為否定一些人參與聖餐的根據。這些理解均忽略了這個比喻的重點,就是若我們將聖物給狗,我們是會被反擊的。在上下文之中,第一和第三個比喻都是使用諷刺的方式表達的,因此有理由相信這裡不一定是直接命令,而是帶著諷刺地說出,若我們以論斷的心態行事,將自己的東西看為聖物、珍珠,卻將對方看為豬、狗,我們就會受到反擊。
第三個比喻,也是用諷刺的方式,指出上帝對我們恩典的豐富,暗示我們沒有需要不公平地對待別人,靠著論斷別人而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上帝既然將最好的東西給我們,甚至是超過我們所求,我們就應該更以恩慈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