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耶穌見許多人圍著他,就吩咐渡到那邊去。 19 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 20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21 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22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
在昨日的靈修之中,我們看了耶穌基督的一個神蹟故事。今日的靈修經文,主要著重八至九章之中的第一及第二個門徒的故事,思想作門徒跟從耶穌的意義。
在敘述設計上,這兩個門徒故事是一組的。八18指出耶穌要渡到另一邊,至八23耶穌上船,而且門徒也跟著祂。因此這個段落的開始和結束,將門徒跟從耶穌,與主一同執行祂要來成就的使命,清楚地成為這段落的主題,中間則記載了兩個不知名的小角色與耶穌的對話。聖經沒有交代這兩個人是誰,也沒有敘述他們的回應,焦點完全集中在耶穌與他們的對話中。這兩段簡短的對話,清楚地表達出跟從耶穌的挑戰。
在第一段之中,那文士基本上說出他跟從耶穌的目標方向,指出無論耶穌往哪裡,他都願意跟從。但耶穌基督的回應,卻是著重過程,指出祂自己的缺乏,甚至連最基本的需要也沒有。因此跟從者也需要有充分的心理預備,面對物質上的缺乏。作門徒雖然不一定會貧窮,但卻一定要有經歷貧窮與缺乏的心志。
第二段指出關係的優次選擇。有人會認為耶穌對這門徒的要求有點不近人情,其實耶穌的回應,不但與文化習慣上的重要價值相違背,甚至也違反了聖經高舉孝敬父母的價值。耶穌的回應說明了跟從祂的重要性和逼切性,祂並不是要說埋葬父親不重要,而是要表明跟從祂比任何最有價值的任務還更重要。特別在耶穌的時代,跟從耶穌的機會是非常有限的,祂也清楚知道自己在世上的時間短暫,因此更是不能等待。
我們雖然不知道我們自己是否只有短暫的時間,但也需要好好把握那可能隨時失去的機會,從而跟從耶穌,完成祂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