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工具

網站工具


phi:phi1_6

腓立比書注釋

成全的信(一6-8)

6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美好工作的,到了耶穌基督的日子必完成這工作。7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想法原是應當的,因為你們常在我心裏;無論我是在捆鎖中,在辯明並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蒙恩。8 我以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想念你們眾人,這是上帝可以為我作證的。(RCU)

6 πεποιθὼς αὐτὸ τοῦτο ὅτι ὁ ἐναρξάμενος ἐν ὑμῖν ἔργον ἀγαθὸν ἐπιτελέσει ἄχρι ἡμέρας Χριστοῦ Ἰησοῦ· 7 καθώς ἐστιν δίκαιον ἐμοὶ τοῦτο φρονεῖν ὑπὲρ πάντων ὑμῶν, διὰ τὸ ἔχειν με 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 ὑμᾶς, ἔν τε τοῖς δεσμοῖς μου καὶ ἐν τῇ ἀπολογίᾳ καὶ βεβαιώσει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ίου συγκοινωνούς μου τῆς χάριτος πάντας ὑμᾶς ὄντας· 8 μάρτυς γάρ μου ὁ θεός, ὡς ἐπιποθῶ πάντας ὑμᾶς ἐν σπλάγχνοις Χριστοῦ Ἰησοῦ. (SBLGNT)

對感恩主題的解釋和補充 (1:6-8)

這段以三個不同形式的句子組成。第6節是一個分詞子句,應該是對前面所申述的感恩作出解釋。第7節是一個比較的子句,解釋第6節的信念。而第8節則是一個獨立句子,再強調第7節之中所表達的內容。

保羅深信神會引領信徒在事奉上能達到完全 (1:6)

雖然O’Brien認為這個分詞是表達第三個保羅感恩的理由,與前面的兩個ἐπὶ開始的前置詞片語作為平衡,但由於前面的兩個片語在意義上似乎並不是一致,這裡更可能是保羅解釋他可以一直以來都喜樂地為著他們在福音上的參與禱告的原因,指出這不單是出於他們自己的心志或努力,而是因為這是上帝在他們生命之中的作為。1) 另外,Hawthorne指出,這裡所用的字眼,「深信」(πεποιθὼς),是腓立比書之中一個重要的主題,不但保羅自己在他經歷困難的時候深信神持續的作為,他也命令讀者要持守這樣的信念,靠主喜樂,以至在他的開始祈禱之中,也用這主題表達出他的態度。2)

在原文之中,保羅的深信是以完成式分詞表達,可能有加強性的作用,不但表達了一個完成了的事實,更是要指出這信念在他生命之中的持續影響。3) 他所深信的,是「這事」(αὐτὸ τοῦτο),在文法運用中一般是指上文之中的事,但因為在這裡接著有一個ὅτι 子句,更適合作為他所指的內容。

在這內容之中,保羅以一個分詞片語 (ὁ ἐναρξάμενος ἐν ὑμῖν) 來替子句當中的主詞,著重指出神在這事之中的角色,他是那位「在你們當中動了善工」的,留意「善工」(ἔργον ἀγαθὸν) 是沒有冠詞的,所以不一定是指這個福音參與的工作。保羅這樣表達,可能是要更一般地泛指任何的善工,甚至是信徒自己在神恩典之中所經歷的一切。在弗二10之中,保羅宣稱信徒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信徒在福音之中參與事奉,只是這個神在信徒生命之中的恩典工作的一部份。

保羅深信神的這工作必會完成,他以未來式動詞 (ἐπιτελέσει) 作為預告,加強他的肯定。他描述這完成的時間是「到基督耶穌的日子」(ἄχρι ἡμέρας Χριστοῦ Ἰησοῦ),這與上一節之中的「直到如今」(ἄχρι τοῦ νῦν) 似乎有平衡,甚至是延伸的作用。在人的角度,我們只是可以看到「直到如今」,唯有在信心之中,才可以深信直到基督耶穌日子的成就。

他們與保羅的關係 (1:7a)

在這節之中,保羅以一個比較的連接詞 (καθώς),解釋以上的強烈信念,因此有些譯本將它翻譯為「因為」(“For”, NET, NASB),似乎也是合適的。保羅指出他對腓立比信徒有這樣的「意念」(想法、感受) 是正確的,然後再以一個不定詞子句解釋他為何認為他的想法正確。

「意念」(φρονεῖν) 在保羅信息之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在新約之中所出現的26次之中,23次是在保羅書信之中。基本的用法包括「思想、想法、態度、感覺、等」,4) 而其中10次是在腓立比書之中使用,主要是表達態度或感覺,連同書內眾多表達類似意義的字眼顯示出心態在這書之中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下半句解釋保羅認為他的想法正確的子句,是一個不容易處理的解釋難題。這個不定詞子句,附在διὰ之後,明顯地是表達原因的。但因為在不定詞子句之中,無論是要表達當中行動的理論上的主詞(logical subject)或是受詞(object),都同樣是以直接受格(accusative case)來表達的,以至當我們要分辨誰是行動的主詞,誰是受詞時,就不能以文法作為線索,而必須在句子的其他特質,與及上下文的內容之中,尋找解釋的方法。

在這句之中的不定詞是「有」(ἔχειν),然後附上一個前置詞片語「在心中」(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也有兩個直接受格的代名詞:「我」(με)和「你們」(ὑμᾶς)。但究竟是「我有你們在心中」還是「你們有我在心中」,則不能清楚地分別。在大部份的譯本之中,都是以「我」作為理論上的主詞,表達成「你們在我心裡」(和合本)。

將「我」作為主詞的主要原因,是字的次序上「我」比你們先。但是在保羅的其他書信之中,沒有類似的表達方式可供參考,而新約之中的類似句子都是不能有一致的模式,不能按著句子之中的次序作出解釋的方法,以至「我在你們心裡」同樣是可能的解釋。5)

在中間的前置詞片語「在心中」(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也沒有一個人身代名詞描述,只有一個冠詞,因此不能確定這個心是屬於誰的。

在上下文的考慮之中,這段是保羅為腓立比信徒的感恩,他也表達出他在想到他們的時候是以喜樂的心為他們祈禱,可能支持這裡保羅是有心者。同時,在1:8之中,保羅更嚴肅地宣稱他對於腓立比信徒掛念的心,也支持這裡是保羅自己為主導者。6) 但在另一方面,在第5節指出,腓立比信徒一直以來都在福音上同心,而且在1:7b之中,也明顯地指出他們在各種境況之中,他們都是與保羅共同承擔這福音的工作。Hawthorne以此為主要的理據支持他將「你們」作為這句主詞的看法。7)

在以上的討論之中,可見這是一個沒有簡單答案的問題。筆者個人思想這個難題時,發現若作者想清楚表達誰才是有心者,是很容易的。因此懷疑保羅是否刻意地以這個含糊的方式表達,讓讀者同時聯想都兩方面的可能,暗示他與讀者之間的互相關心,一同在福音上有份的情況。

他們在困難之中與保羅的共同面對事奉的挑戰 (1:7b)

在這半節之中,保羅先以兩個前置詞片語,指出他所要申述內容的處境。這處境一方面的外在的,是他所受的捆鎖 (τοῖς δεσμοῖς μου) ,應該是指他為福音的緣故而被監禁的情況。另一方面,這處境是在他自己所領受的使命,在他的生命與工作之中所表明出來的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他指出,無論是在那一個境況,腓立比信徒都是與他一同得恩。在這裡保羅再次使用了伙伴的字眼,而且是一個有加強語氣作用的「同作伙伴」(συγκοινωνούς),κοινωνός本身就已經表達伙伴、分享者的意義,但這裡卻加上一個表達一同的前置詞在字首 (συγ=συν),更加強調他們參他之間在這福音的工作之中擁有一個很密切的關係。

而這密切的關係,是存在於保羅與所有腓立比信徒 (πάντας ὑμᾶς) 之間,表示這不單是腓立比教會之中的一些人有份參與,而是教會整體全部都參與在這之中。

這參與伙伴的內容有兩方面的意義。「恩典」(χάρις),一般來說,這字表達出恩惠,恩典,但這裡卻沒有說明這那方面的恩惠。在上下文之中,最少可以有兩方面的層次,一方面是在福音之中所領受的恩典,另一方面,保羅也常指出他的事奉是神的恩典,以至這恩典可以代表著他所領受的福音使命。這也反映出在神的恩典之中,福音的內容和果效,與福音的使命工作,基本上的不可分割的。8)

保羅肯定地指出他對腓立比信徒的掛念 (1:8)

這句以一個連接詞開始,解釋上文的申述,當中應該特別包括第7節之中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心態及信心。他以一個比較少見的方式表達這句的事實,以神作為他的見證。在新約之中,也只有保羅在幾處以神為他的見證。有人認為保羅用這樣強烈的申述方式,反映保羅與教會之間存著一些不和,以至他需要引用神的權柄來支持自己。9) 但因為在上文之中所反映的關係,與及腓立比教會對他的支持,這樣的看法似乎沒有根據。Keown指出,保羅這樣的表達,更可能是他要預備讀者的心態,以至他們自己也按著他的榜樣彼此相愛。10)

在這嚴肅的申述之中,保羅指出他「切切地想念你們」(ἐπιποθῶ πάντας ὑμᾶς),當中使用了一個很少用的動詞,ἐπιποθέω在新約之中只出現了9次,其中7次是在保羅書信之中,一般都是很正面的想念的意思,特別是他希望能實在地幫助或建立他牧養的信徒。

最後的一個前置詞片語 (ἐν σπλάγχνοις Χριστοῦ Ἰησοῦ) 在和合本之中表達成原因:「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但這更可能是表達工具性的意義,指出保羅是以基督耶穌的憐憫心腸來想念他們。這片語可以是指耶穌基督在救贖恩典之中對人所顯示出來的憐憫,也可以是形容性地指那擁有耶穌基督樣式的心腸,11) 兩者的分別不大,都是指向保羅在2:5之中要讀者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的方向。

回到全書目錄

1)
Keown, Philippians, I:133.
2)
Hawthorn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 Philippians, p. 23-24.
3)
可參考Wallace 對完成或的討論,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p. 572-76.
4)
Walter Bauer and Walter DeGruyter著,(王正中編),戴德理譯:《新約希臘文中文辭典(更新版)》 (台中: 浸宣出版社,2014)。s.v. “5426 - φρονέω.”
5)
雖然Jeffery Reed的研究結論是先出現的多數是理論主詞,但他的資料本身卻不能證明絕對應該是這樣。參:Jeffrey T. Reed, “The Infinitive with Two Substantival Accusatives, an Ambiguous Construction?,” Novum Testamentum 33 (1991): 1-27.
6)
Gordon D. Fee,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Pub. Co., 1995), p. 90.
7)
Hawthorn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 Philippians, p. 26-27.
8)
Keown, Philippians, I:150-51. See Also, Mark J. Keown, Congregational Evangelism in Philippians : The Centrality of an Appeal for Gospel Proclamation to the Fabric of Philippians (Eugene, OR: Wipf & Stock, 2009).
9)
Hawthorn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 Philippians, p. 28.
10)
Keown, Philippians, I:152.
11)
Johannes P. Louw and Eugene Albert Nid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2nd Ed.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6), s.v. “σπλάγχνα”.
phi/phi1_6.txt · 上一次變更: 16/12/2019 -- 14:48 由 潘仕楷